负面情绪与口腔疾病有关系吗?
发布时间:2020/04/18

       在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,内容是:消极情绪对口腔健康是否有影响?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用一个真实案例就可以很好地回答。海德堡联合口腔曾经治疗过一位特殊的患者,她来到医院后一直不肯摘口罩,连基本的口腔检查都没办法执行。
 
       于是医护人员就耐心地陪她聊天,了解她的心结,她也慢慢打开心扉,说出了自己的难言之隐。原本漂亮能干的她因为一口烂牙颜值暴跌,几次治疗无果,对治疗丧失信心的她干脆选择戴上口罩昏沉度日,这一戴就是两年,连家人都看不到她的脸。
 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经过劝导和开解,她卸下了多年的心理负担,在海德堡联合口腔顺利接受了治疗,满口整齐、洁白又坚固的种植牙,不仅帮她找回健康,还有那阔别已久的美丽与自信。不难看出,负面情绪与口腔疾病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密联系。
 
       ①负面情绪干扰心理健康,从而影响口腔健康。适当的情绪对机体是有利的,但情绪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久,都会使人的心理失去平衡,引起神经系统失调,造成某些器官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。持久的负面情绪会给心理造成负担,影响身体健康,其中也包括口腔健康。
 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有研究表明,心理因素与口腔疾病有着密切关联,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,灼口综合征等疾病,其病因均包含精神因素。面对牙齿松动、牙疼、缺牙等口腔问题时,老年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安的心理反应,变得焦虑、烦躁、恐惧等,具体表现如下:
 
       (1)易将口腔内的疼痛和异常臆想为癌症,对疾病过度担心,心理负担加重。
 
       (2) 对口腔疾病有着错误认知,且自尊心强不听从他人意见。
 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(3) 易对事物产生怀疑,对医师诊断和治疗措施不信任,感情脆弱易激动,不易于合作。这种情况普遍存在。随着年龄增长,身体机能降低,很多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,心理承受能力也大不如前,易丧失信心。
 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所以不愿配合治疗,宁愿忍受病痛也不愿就诊的中老年患者不在少数,这样的心理,不但耽误口腔疾病治疗的时机,更会加重病情。面对老年患者的负面情绪,家属应该理解,并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心,多加宽慰,注重其心理感受,慢慢开导、循循善诱,让正面情绪引导老人做出积极的治疗选择。
 
       ②口腔疾病抓紧治疗,避免反作用于心理健康。一方面,口腔疾病的痛苦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折磨,另一方面这种折磨会逐渐消磨正面心理,打击患者信心,最终使得患者负面情绪增加,影响心理健康。
因此,有了口腔疾病后,应当第一时间医治,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减少疾病痛苦,还能避免牙病给内心造成的各种负面压力。
 
       ③口腔疾病的治疗方案,应综合患者心理因素。关注老年人患口腔疾病时的心理特点,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,也是一个合格的口腔治疗方案不可缺少的因素。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注意引导、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,对治疗效果、疾病预后都有极大好处。
 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首先,好情绪,好心态、会让患者更乐于参与到口腔疾病的预防、治疗和护理中来,使得口腔疾病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 
       其次,重视情绪对心理活动的影响,并持续关注患者的情绪波动及心理变化,制定个性化的口腔治疗方案,是每一位口腔医师的责任,也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 
       当然,呼吁患者提高对口腔疾病的认识,不断学习口腔健康知识,才能在患病时冷静地做出正确判断,及时就医,减少病痛折磨,恢复健康状态。
 
       故医病先医心,治心是根本。有时,健康长寿,幸福快乐的人生秘诀,就掌握在自己手中。